过之翰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过之翰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过之翰旧宅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结构楼房。外檐通体水泥饰面,筒瓦坡顶,挑檐。设有地下室,平面布局舒适合理,严整对称;建筑立面采用西方古典建筑三段式构图,比例协调,线脚丰富细腻,典雅而又温馨。

过之翰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过之翰(1887-1965),字觐宸,楚村乡大过庄人。宣统三年(1911年),入南京陆军讲武堂,参加同盟会。曾参与讨伐张勋,升炮兵上尉。后任冯玉祥部十六混成旅军需官。1926年,任国民联军总部军需处长。后任宋哲元二十九军军需处长,力主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委员,聘为上海市文史馆员。1965年病逝。

     “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遭遇劫难,北京进入抗战时间。那年7月,第二十九军的将领们开始纷纷将家属转移到天津,过之翰也跟随同僚宋哲元、张自忠等人把子女送往天津英租界的科伦坡道,就是现在的常德道51号。当初,过之翰在天津预置这处房产,只是想以备万一。没想到,当战争硝烟真的开始弥漫时,这里果然成了过之翰唯一可以安置家眷的地方。十日后,过之翰和长子过家芳于7月28日晚随宋哲元撤退到保定。分别走向抗日战场。后来过之翰见国难当头,蒋介石仍然排斥异己,于是去香港隐居,为了避免日本人的纠缠,又回到了上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过之翰便一直在上海生活。

      过家芳在离开天津后成了一位抗日名将,在一次战役中,时任第29军副营长的过家芳举着大刀,冲进一个设在小寺庙内的日军指挥部,一连砍死了15个鬼子,带回来的日军脑袋一共有600多颗,其中日军军官的脑袋一共63个,最高职位是大佐,没带回来的不计其数。也因为这样,他成了那首闻名于世的抗日名曲《大刀进行曲》人物原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