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孙氏故居位于大理道66号,该楼系西班牙乡村别墅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3431平方米,建筑面积1917平方米。该宅砖木结构,有主楼、配楼两幢。主楼3层、平面呈凹字形,正立面为对称式,门厅居中。琉缸砖清水墙面,花岗岩台阶。木檐口,木屋架,瓦楞铁坡屋顶,分设于东西两侧。院宇宽阔,房子只占院落的四分之一。院内有成排的白杨树、院府海棠、藤萝花架的甬道和小型游泳池。在院落的西南角,有一个高台,作为休息望远之地。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孙氏故居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阁楼状的门楼独具特色,水波状的白色拉毛院墙具有浓郁的地中海风情。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大门入口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小院

润园(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大理道从未让人觉得喧嚣和烦躁。它如同从前在此居住的那些大家闺秀一样,永远都静默而又深沉地凝视着每天从这里来去匆匆的身影。坐落在66号的和平宾馆与润园,就是这样一直幽雅又含蓄地在此静候生命中的过客。写天津小洋楼的故事,和平宾馆和润园本该是其中浓重的一笔。当这个别具风情的庭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脱去了从前实业家私宅的身份,继而成为政府招待所,她的生命就奏出了另外一支雄伟的乐曲。如今,从大理道上穿过的行人,无论是来游玩还是在此路过,只要经过院外那块大大的说明牌,都会驻足一会,那上面记载着在此下榻过的领导人名录。几乎所有的人在看过这份名录后,都会不由地感叹一下,如此多光鲜闪亮的名字,会给这座小楼留下多少迷人的记忆和往事啊!而在探访天津小洋楼之际,我们同样对湮没在这里的那些往事充满期待。希望能在我们历数小洋楼风采与意义时,唤醒遗失在此的珍贵记忆。只是,遗憾总会相遇相随。在几经努力后,我们的搜寻与考证未有结果。而和平宾馆的工作人员也遗憾地告诉我们,关于那些领导人在此下榻时的文字记载皆已失传;而那时曾经历和见证过的人们多数也已不在了。于是,我们只能像往常一样静静地走进这个依旧充满西方风情的庭院,看润园那宁静娇俏的模样;驻足在院内幽静的长廊,感受那份云淡风轻。恍惚间,历史与伟人的容颜会悄然出现在眼前;再凝视,最生动的,莫过于眼前穿梭在这个院子里的那些真实的生活和身影。

  “或许是受了先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吧,孙家的人似乎做什么事都能得风气之先。不仅开公司、办实业有办法,在对子女的培养教育上也非常新潮。尽可能地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这也使得孙家后代中很多人都思想开放、有才气和胆识。”孙家在津后人说。1900年前后,当洋务运动的大潮刚刚在中国掀起时,孙氏家族就有6个孩子赴美留学了。他们去时梳着长辫子,回来时却都已是西装革履,而且都有了英文名字。在这批率先体验留学生活的孙家人中,就有孙多钰和孙震方。孙震方当初出国时只有16岁,而孙多钰也在17岁就早早地走出了国门。并在6年后进入了康奈尔大学,学铁路工程。在康奈尔的学习经历,让他有机会在回国后担任沪宁铁路管理局局长和中东铁路督办等职。而孙震方虽幼年赴美,但却未入大学。不过,在异国生活的岁月,让他的意识和生活习惯都充满了洋气,也让他日后在大理道的生活多了很多色彩。

    1919年8月,孙多森因糖尿病病故。至此,创建孙氏实业的孙多鑫、孙多森皆已离世,作为他们的胞弟,孙多钰责无旁贷地要将这份家族事业的重担扛到肩上。于是,他辞去官职,接管中孚银行、阜丰面粉厂等产业,成为孙氏实业的新一代掌门人。可是,也就是在这时,孙家的事业进入了多事之秋。据孙家后人讲述,孙多森去世后,中孚银行一度出现高层空缺、管理空窗的现象,这让他们一直以来的竞争者看到了时机。那时,曾有一些在天津的皖籍人士聚在一起商量,决定由启新洋灰公司代理董事长龚心湛出面,推派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李士鉴率领若干人员前去,企图趁机接管中孚银行。此时,孙多森的长子孙震方正在天津津浦铁路局任职。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与叔叔孙多钰商议,匆忙去上海催请从前中孚银行的协理聂其炜来津主持行务。聂其炜念及与孙家的旧情,欣然北上,中孚银行最终转危为安。对于此事,孙家的一位后代感慨,孙氏家族在危难时刻总能同舟共济,这或许也是血脉和责任的力量!

    时光久逝,几十年前那两座毗邻而建的小洋楼里各自的生活场景,除了在他们的后人记忆中还留有印象外,皆已成如烟往事。据孙家在津后人回忆,孙多钰的房子应该是和平宾馆东侧毗邻的二层别墅式小楼,多年前某房地产公司曾作为办公用房,现被划入职工医院。而侄子孙震方的旧宅则成为了著名的和平宾馆。 这叔侄俩尽管血脉相通,又毗邻而居,但二人性情却大不相同。据说,孙多钰的性情温和,醇厚和蔼,虽然早年留过洋,接受过西方教育,但骨子里还是非常推崇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生活习惯也是传统的中国田园式。比如,他喜欢在院子里摆弄花草,辟地种菜,自得其乐;而孙震方则年轻有活力,再加上生活条件优越,所以他的生活方式比较西化,平日里喜欢热闹和交际。这些生活方式的差异也体现在他们各自居住的小楼上。孙多钰的楼房造型是英国乡村别墅式的,红铁皮屋顶,赭色木结构的灰色二层砖楼矗立在爬满绿叶的三面围墙之中,展现出一片田园风光。而孙震方的家则是按照他的意愿设计的西班牙式建筑。整座楼房并不算大,但楼内楼外每个部位都极精致讲究,处处彰显贵族风范。1951年,孙多钰在大理道的寓所病逝。此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孙氏多年的实业,都掀开了新的一页。孙多钰在小洋楼里的生命谢幕,也让旧时代曾经历无数挑战与辉煌的孙氏家族,跟随着时代的车轮驶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发表回复